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又见面了,时轶,这周你过的怎么样?”
      庄灵将温热的拿铁放到时轶手边的矮桌上,看着她愈加憔悴的脸,已经在心里给自己的问题自行填充了答案。

      时轶从包里取出录音笔和笔记本,放在桌上,端起咖啡时手有些颤抖。

      待庄灵开始翻阅起笔记本,她才出声,没有回答庄灵的问题,而是自顾自地开始了讲述。
      “我发现,我的梦境,好像具有连续性……””周一到周五的梦境,好像是在同一个世界观下发生的连续的故事。“
      时轶说出了这个让她有些恐惧的事实。

      “庄医师,这是正常的吗?”时轶的声音难以控制的有些颤抖。

      “这非常正常,你不用太过恐惧。”
      “连续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某段时间内,你过多接触到某类信息,或者过多思考某类问题。可能你生活中发生了某个较大事情,或某个事情引起了较大的情绪波动,或面临人生中某种重要关头……”
      庄灵安抚着时轶的情绪。

      待察觉到时轶的情绪逐渐平稳,庄灵才再次开口。
      “出于职业素养,我需要再次和你确认。时轶,你确认要接受第二次催眠治疗,唤醒梦境的完整回忆吗?”这次,庄灵的表情显得尤为郑重。

      时轶是个普通人,此刻精神憔悴,身躯瘦弱,眼神却格外坚定,“是的,我确认。”

      【这次的新游戏设施头挺铁啊,有好戏看喽。】
      【没人关注到这次的新设施灵能挺高吗?在游乐场降临的第一周就陷入梦境,这可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情况。】
      【灵能再高有什么用,在低级文明的游乐场里,灵能越高崩溃的越快,乐子都会少很多。】

      庄灵的眼前再次飘过一波恶意满满的弹幕,她像没看到似的,继续聆听录音笔里的内容,做催眠前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再次躺到咨询椅上,伴随着庄灵轻柔的声音,时轶的意识再次模糊……

      悠悠转醒时,时轶发现自己正在以一个神奇的视角看着一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地。

      好像是蓝星,又不太像。

      场景中的一切都如此真实,时轶一时有些恍惚。

      相似的人类,相似的海洋与陆地,但满目疮痍的地表,不同于自己认知里蓝星的模样。漂浮在空中的金属堡垒,也不像蓝星目前的科技水平能拥有的造物。

      不受控制的,好像在醒来的那一刻,时轶就自动知晓了这个星球上的万事万物,但她完全失去了人类的身体,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意识,只能以一个无所作为的旁观者的身份,沉默的观察着这个世界的进程。

      安静的咨询室里,随着时轶陷入深层梦境,庄灵卸下伪装,毫无形象地倚靠在椅子上,看向了眼前只有自己能看到的虚拟屏幕。

      屏幕上呈现出的,正是时轶目前的视角。间或有几条弹幕飘过。

      【这个场景有些眼熟啊,谁有印象吗?】
      【天上飘着的的那个生存基地,好像是C289第386场游戏中的方舟号。】
      【啊,386场游戏居然还在进行中吗?我还以为TR系列病毒投放以后,它早就被玩崩了呢】
      【不对劲啊,这次新设施的梦境,怎么会是曾经出现过的游戏呢?】
      【前面的,你管那么多干嘛,说不定是游乐场管理局新开发的玩法呢?话说主线剧情什么时候开始啊,好无聊哦。】

      沉默的观察还在继续,时轶的意识重新陷入混沌。

      直到那天,变故突生。

      时轶感觉自己的视角被一切为三,一部分仍旧停留在高处俯瞰,另外两个视角,则分别拉近到了地面和天空中的金属堡垒,聚焦到了两个孩子身上……

      下午三点,这天中最热的时刻,安静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周围零星的行人向声源处看去,只见一位身穿橙色保洁制服的人躺在地上,材质不明的金属片盖住了她凹陷的大半身体,大量血液渐渐从金属片下溢散开来。

      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在拨打报警电话,有人在低声说着些什么。

      小女孩余月的眼睛被父亲遮的严严实实,但意外发生后那短暂的一瞥已经对她造成了极大的惊吓,她愣在了原地,眼睛看不见,周围的声音便愈发清晰。

      “这是这个月的第三起了吧,政府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就没有什么解决措施吗?”
      “你没听说吗,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游行,要求把天上那个铁疙瘩轰碎,免得再掉东西下来害人。”
      “唉?不能吧,听说那上面可还有人呢,人权组织哪能同意啊”
      “害,背叛者哪有人权……”

      余月被父亲带着走远了,讨论声渐渐消失,但目前捕获的信息已经足够她推断出事故的起因,原来那个金属片,就是新闻上最近频繁提及的方舟号脱落的零件。

      走过事故现场,父亲放下了手,余月恢复了视线。

      她抬起头,看着天上那个几乎遮蔽了半个城市的铁疙瘩,看着小学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方舟号,突然对那段大灾年产生了兴趣。

      周六,余月让父亲把自己送到了市图书馆,按照指示标牌来到历史区,找寻一番后取出了《大灾年纪事》,坐到窗边开始阅读。

      -公元2035年,TR-Ⅰ病毒爆发,来源未知。
      -感染者部分皮肤组织呈撕裂状态,身形变大为1.5-2倍,手指指骨溶解,意识混乱,对同类的血肉产生进食欲望,感染形式未知,传播迅速。

      看到这里,余月停顿许久,书上的配图,应该是大灾年时期拍摄的初期感染者的照片,虽做了模糊处理,但对于一个11岁的小孩子来说,仍旧有很大冲击力。

      她不忍心细看书上描绘的惨状,加快了翻页速度。

      -在病毒逐渐变得难以控制时,M国提出”地外移民计划“,多国响应。
      -计划第一步,打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空中研究站,研究站需长期悬浮于高空,隔绝地面传染源。聚集最尖端的科研人员,研发地外生存装置。
      -公元2040年,举全世界之力建造的研究站投入使用,多国科学家登上”方舟号”。“

      这里的配图是当时的新闻报道页面,那时的媒体系统还未彻底崩溃,照片上的科学家们满脸严肃,头版标题是“等待人类的启明星们,带我们去新的家园。”

      照片背景是方舟号,拍摄者大概是带上了个人情感,将它拍的十分科幻,充满了人类顶尖科技造物的威严。

      翻过一页,配图是来自2045年的一则新闻,内容是五年来,方舟号上,地外生存装置研发进展巨大,有望在2100年进行第一次生物实验。

      新闻的末尾,是对方舟号上科研人员的采访,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对地面家人朋友的担忧与思念。

      余月继续往下看,转折突然出现。

      -公元2047年,五月,有异响从方舟号上传来,但从外部观测不到任何信息。发往方舟号的消息也并未得到回复。
      -十二月,官方发布告全体公民书,正式宣布,地面与方舟号彻底失去了联系。

      这里附上了很多图片,都是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与方舟号失联那天的场景。

      街头有人在痛哭,有人在怒骂,有人在围堵方舟号研究员留在地面的家属。

      有专家趁势召开讲座,列举证据分析方舟号失联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以方舟号上的科技水平,任何通讯设备的故障都能在三个月内得到解决,失联只能是出于主观动机的行为。

      众多名人嗅到了热度的甜头,发文痛诉方舟号上的精英们放弃了地面的平民。

      看着那些失控的场面与挑拨情绪的文字,余月感到一阵战栗。她不明白,大人们的爱与恨为什么会转变的如此迅速与极端。

      平复了许久,她才继续往下看。

      -公元2050年,与方舟号失去联系的第三年,他们不是人类的启明星,是世界的背叛者。
      -感染者彻底失控,公共体系崩溃,人类文明毁于一旦。
      -地面研究者发现,TR-1病毒需要一定的温度与太阳光照保持活性。幸存者分批搬入地下堡垒。

      -公元2055年,地面探测装置显示,地表温度正在急剧下降,太阳日照减弱。

      -公元2058年,地表温度达到历史新低,地下堡垒的恒温装置效力减弱,幸存者数量骤减。方舟号仍未回复任何消息。

      -公元2105年,地表温度回升,漫长的冬天结束了,据各基地官方统计,幸存者总人数已降至8631人。地表检测仪显示,已无感染者活动痕迹。

      -公元2107年,Z基地研究者任先登上地表,生存90天,无感染迹象,采集的植物、土壤、水源样本均未检测出TR-Ⅰ病毒。
      -专业学者推测,长达47年的极端低温与极低日照,使TR-Ⅰ病毒失去了活性。

      -公元2110年,伙伴们,我们回家了。

      -新世1年,我们会建立起新的家园,人类的火种不会熄灭。

      将《大灾年纪事》放回书架,余月心不在焉地走出图书馆。
      站在路边等待父亲来接自己时,她突然被街对面的喧闹声拉回了思绪。

      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他们举着的标语是-消灭背叛者号。

      “不是方舟,是地狱。”
      “背叛者是灾难”

      可能是人员增加的太快,他们不齐的口号格外吵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