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夏秋季节,蟹子肥美,贺府大厨房每日清晨进一篓新鲜的活螃蟹。

      天蒙蒙亮,宋宝璋起了,带着玉坠和春喜来大厨房,厨房的管事厨娘刚准备早膳,笑着说:“姑娘早,看那一篓螃蟹可肥了,个头大。”

      昨晚宋宝璋揉一盆面,早晨面醒发了,她做膳食都亲力亲为,两个丫鬟烧火,打下手。

      她把螃蟹取出蟹黄,蟹黄熬成汤汁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浓汤凝结成半透明的冻。

      然后再把冻与调好的猪肉馅儿一起搅拌,薄皮大馅的包子放到铺满荷叶的笼屉里面蒸熟。

      起锅,蟹黄冻已经全部化开,包子被撑得鼓鼓的,白白胖胖的。

      宋宝璋掰开一个白胖包子,轻轻地咬上一口,汁液四溅,回味无穷,世间美味。

      装入食盒,玉坠提着给二表公子送去。

      第二锅包子蒸熟了,宋宝璋让春喜给大房送去,一个媳妇送贺婉房中。

      估摸着舅母已经起身了。宋宝璋和玉坠亲自给舅父舅母送过去。

      贺正宏歇在正院,唐氏梳洗了,准备吃早膳,看见宋宝璋和丫鬟提着食盒进来,唐氏笑着问:“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玉坠嘴快,“蟹黄包子。”

      唐氏笑说:“我可有口福了。”

      舅父贺正宏不似平常严肃,洗了手,说;“我尝尝,很久没吃宝璋做的蟹黄包子了。”

      宋宝璋预备了蘸料,筷子,贺正宏夹了一个包子,咬一口有点烫嘴,鲜香回味无穷,说;“御膳房的包子没这个好吃。”

      皇帝经常赏赐大臣御膳。

      唐氏说道;“宝璋聪明能干,舅父舅母盼着你生儿育女。”

      儿女是父母的羁绊,夫妻感情的纽带。

      宋宝璋从未想过和燕云清生儿育女,他们没圆房,两人这样不知能拖多久。

      早膳,宋宝璋看桌上摆着一盘她留的蟹黄包子,分给玉坠和春喜,给宋妈留了。

      用过早膳,燕云清的小厮来回禀,说;“二爷带着太医过来了。”

      太医院刘太医,五十几岁在太医院几十年,燕云清陪着刘太医到宋宝璋的房间。

      贺麟听说请了太医给宋宝璋瞧伤,赶了过来,等在外屋。

      帷幔垂下,春喜把一个小枕头垫在宋宝璋腕下,刘太医给宋宝璋把脉,屋里的人秉心静气,良久,刘太医微微摇头,退出屋子。

      坐在堂屋里写药方,燕云清还没开口,贺麟就急着问;“刘太医,怎么样?”

      刘太医提笔,道:“燕夫人中的箭伤,虽然侥幸捡了一条命,伤了根本。”

      问:“尊夫人年方几何?”

      宋宝璋稚气刚脱,十五六岁,具体生辰燕云清不太确定。

      “十六岁”贺麟答道。

      刘太医摇头,“可惜。”

      贺麟急道:“太医什么意思?”

      “身体折损太大,寿命短。”

      贺麟如遭雷击,差点站不住,一脸惊惧,不敢相信,“你说什么?”

      刘太医摇头,“胸口一箭,心脉受损严重,恐怕命不长已。”

      贺麟面如土色,身体摇晃,扶住桌子才站稳,瞪着刘太医,“给她开方子,用最贵最好的药材,无论花多少银子 ,我也要把她治好。”

      刘太医同情地说;“我开的方子用于调理身体,恕我无能为力。”

      刘太医写了方子,交给燕云清。

      送刘太医走后,燕云清刚迈进屋,迎面贺麟一拳,砸在他脸上,燕云清若是文弱书生,这一拳他少说要躺小半个月。

      燕云清的一颗牙被打掉,吐了一口血,贺麟愤怒地挥拳,燕云清生受了他几拳,被走出来的宋宝璋拦住。

      “麟表哥,莫生气,表哥说的神医,也许能治好我。”

      闻言,贺麟停住手,神医能起死回生,那么也能救表妹,他绝望中升起一丝希望。

      “表妹,就是遍寻天下名医,表哥也把你治好。”

      宋宝璋看表哥赤红的眼睛,感动又心疼。

      燕云清没还手,贺麟嗜血双眸,恨不得杀了他,愤怒的贺麟失去理智。

      刘太医要说治不了,没人治得了,燕云清的心情颇为沮丧。

      宋宝璋嘱咐说:“不能让舅父舅母知道,他们知道该担心了。”

      瞒着父母,贺麟一时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就是千难万难他也要为表妹医治,这一刻悔恨爬上心头,他如果当年不逃避,或许表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是他懦弱,隐藏心意,逃离京城,跟商队走了。

      表妹跟燕云清指腹为婚,姑父姑母生前订下的婚事。

      燕云清心情沉重地走了,贺麟也失魂落魄地走了。

      站在门里,宋宝璋看着表哥的背影,沧桑落寞。

      眼睛湿润,表哥这些年在外面闯荡,不知吃了多少苦,从来不说。

      她活几年,都是白捡的,可是她死了,舅父舅母表哥,该多难过。

      宋宝璋和两个丫鬟收拾东西,贺麟房中的两个丫鬟捧着几个盒子过来,说;“表姑娘,这是我家公子让奴婢送来的。”

      宋宝璋看盒子里人参,鹿茸、雪蛤、燕窝、虫草。

      丫鬟说:“公子给表姑娘补身子的,鹿茸雪蛤燕窝虫草倒也平常,只是这棵野生千年人参却是难得。”

      宋宝璋低头看桌上珍贵的补品,眼眶微热,表哥贺麟恨不得把最好的给她。

      麟表哥没有亲自送来,不愿意让她看到自己的难过。

      贺府门前停着四辆马车,府里的小厮往马车里提食盒,食盒里是宋宝璋亲手做的点心,留待路上吃。

      厨房备了干粮,贺麟的商队同行,镖局的人押运货物。

      一行人中午没歇,直到黄昏时,经过一片平坦的河流,停在河边休息,商队的人生火,用带的锅煮粥,带的干粮 ,牛肉干,酒出门少喝。

      贺麟从水囊中倒出清水,洗了一只新碗,盛了一碗小米粥,端给马车里的宋宝璋。

      宋宝璋取出一个食盒,给贺麟,说:“表哥,这是我做的点心。”

      点心能多放几日。

      贺麟接过,站在车外打开食盒,里面各种他爱吃的点心,他拿了一块酥皮点心,他不喜甜食,点心用炒制的椒盐,咬一口椒盐芝麻满口香。

      宋宝璋端着粥碗,小米粥里放了切的人参片,单独给她做的,她吸了吸鼻子,“小米粥真香,荒郊野外还能喝上一口热粥真好。”

      贺麟问:“急着赶路,你身上有伤,怕吃不消,明日放慢速度。”

      “我的伤早好了,快两个月了。”

      宋宝璋的伤口痊愈了,但身体大不如从前,虚弱走远路气喘,她的身体自己有数,华佗转世也续不了命,这些她不能说,

      坐了一整日的马车,吃过饭宋宝璋下车活动筋骨,玉坠和春喜在河边玩水,宋妈累了,在马车里休息。

      河水清澈见底,宋宝璋蹲在一块石头上,撩起河水洗脸,路上灰尘大,她拔下簪子散了发,在河水里洗头,落日余晖下,乌黑光滑如缎的长发甩出一串水珠,闪耀金色的光芒。

      贺麟望着河边的宋宝璋的背影,心事重重,表妹从来都替别人着想,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

      黄神医不知能不能治好表妹,他急着去找神医,表妹的身体拖延不得。

      远处燕云清和护卫士兵们吃干粮,玉箫端着一碗粥过来,说;“将军,这是刚煮的粥。”

      燕云清没搭腔,接过热碗,眼睛看着河边方向,玉箫也看着河边方向,视线着点不是宋宝璋,而是落在后面的贺麟身上。

      玉箫原来是二爷贺麟屋里的丫鬟,侍候几年贺麟,她是丫鬟里少有的认识字的,人又聪慧,被唐夫人看中,把她要了过去,本来打算留在身边调教两年,给儿子做通房,但是贺麟不近女色,每每提及婚事都很抗拒,唐夫人不敢逼迫儿子,怕他一走又是几年。

      玉箫正值妙龄,儿子又不开窍,耽误了玉箫,就给了宋宝璋。

      落日隐没湖面,河边生起一堆堆篝火。

      宋宝璋在河边闲步,贺麟手臂上搭着一个斗篷走过去,说:“表妹,夜里湖边风凉。”

      把斗篷交给玉坠,玉坠给宋宝璋披上。

      表哥贺麟今年二十二岁了,男子这个年纪已经娶妻生子了。

      问;“表哥走南闯北,就没有遇见过喜欢的姑娘吗?”

      初升的月照在河面,溶溶月色映着宋宝璋玉白的脸,明净的眸灿若繁星,风吹起额前的秀发。

      沉默良久,贺麟说;“我喜欢的姑娘嫁人了。”

      也许是这月色太温柔,也许是对表妹身体的担忧,令贺麟露出软弱,神色怅然。

      宋宝璋微微一愣,表哥贺麟对她的感情,隐隐约约有所觉察,尤其是这次她重伤差点死了,表哥贺麟的失态,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贺麟走过万水千山,独留恋这一条河流。

      隐约箫声随着风传来,远处一块大石上有人在吹箫,箫声中淡淡的哀愁,夜晚听上去有几分悲凉意味,看不清面目,宋宝璋知道是玉箫。

      宋宝璋说;“玉箫心高气傲 ,命运弄人。”

      命运弄人,贺麟唇角边一丝苦笑,如果表妹嫁人后过得幸福,他远远地看着,把自己的心藏得好好的,一辈子不让她知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