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菌全席(修) ...

  •   还未到卯时,天色仍暗着,只天边泛起了丝丝鱼肚白,沈南辙翻身坐起,一瞅窗外的天色,暗道自己醒得真是时候——上山捡菌子就要趁早。

      沈南辙收拾好行装,路过周砚纾房门,正打算叫他。

      只听周砚纾紧闭着的房门传来吱呀一声,就见自家小夫郎早已换好了衣裳,背着箩筐,立在门后看着自己:“是现在吧?”

      “对。”见周砚纾也准备好了,沈南辙便同他一起出了门。

      周砚纾打了个哈切,抬头一看天色,叹道:“好早啊。”

      “捡菌就得趁早。”沈南辙道,“山路不好走,你到时须得万分小心。”

      “嗯。”周砚纾应着,跟着沈南辙缓缓走上了上山的路。

      下过雨后的山路总是特别湿滑,周砚纾踩着的一块石子突然松动,他身形顿时一个不稳,顺势就要往后倒去。

      沈南辙手疾眼快,当即便转过身来,稳稳当当地将人扶住:“小心。”

      周砚纾虽已站稳,却还是有些后怕,惊疑不定地扑到沈南辙怀里,调整着自己有些紊乱的呼吸。

      沈南辙见状,知道他是被吓着了,便将他搂得更紧,腾出一只手来轻轻安抚着怀中人的情绪。

      一个不小心,从这山上滚下去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事情。

      周砚纾半晌才缓过劲儿来,却发现自己靠在沈南辙怀里,紧紧抓着人的袖子,顿时发觉自己唐突,耳根子都红了起来。

      沈南辙看着他花骨朵儿似的耳根,只觉得可爱极了,笑道:“别怕,我会拉紧你的。”

      说罢,沈南辙又伸手一指前方:“你看,那儿就有一朵菌子,我教你如何采。”

      周砚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不远处落叶堆里探出个淡青色,伞帽儿似的菌子来。

      刚来时,一路上见不到多少菌子,偶尔才能发现三三两两的小小几朵,随着他们的脚步逐渐深入,菌子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方才的害怕与尴尬都消失了,周砚纾扬起唇角,笑了:“好,你教我。”

      沈南辙蹲下身子,给周砚纾做示范:“这朵是青头菌。你看到它以后,先把它周围的叶子和泥土扒开,再轻轻拍几下它的菌盖,最后捏着它慢慢地往上拔,就出来了。”

      周砚纾也跟着蹲在一旁,仔细看着,遇到不懂的便出声问道:“为什么还要拍它的菌盖啊?”

      沈南辙耐心地解释道:“因为菌子都是通过孢子繁殖的,捡之前拍了拍可以帮助孢子传播,过段时间就又可以来捡了。”

      周砚纾点点头,听完了沈南辙的示范讲解,自己也开始身体力行地捡起菌子来。

      “对,就是这样。”沈南辙赞许道,开始一一给周砚纾讲解起菌菇知识来,“不过在捡的时候也需要辨别种类,并不是所有的菌子都能吃的。”

      周砚纾问:“那该如何判断?”

      沈南辙又开始给周砚纾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菌子,然后拿起一朵菌子给他示范道:“无毒的菌子一般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若是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环、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那就不要食用了。”

      “你懂的可真多。”周砚纾一边听着,一边向沈南辙投去赞扬的目光。

      “小时候对菌类比较感兴趣,查阅了很多书籍罢了。”沈南辙谦逊道,“不过一些有毒的菌子因为毒性较小,充分烹饪过后,也是能食用的。”

      “常见的就比如见手青,是牛肝菌中的一种。”沈南辙说着,轻轻拔出了泥地里的一朵见手青。

      说罢,他用手将那朵土棕色的菌子掰开一角,露出里面白白嫩嫩、肥厚鲜美的菌肉来。

      可是不一会儿,周砚纾就亲眼看着白嫩的菌肉转眼间便变成了靛蓝色。

      “见手青因此得名。”沈南辙见他惊讶的神情,笑着继续解释道,“微毒,烹饪熟了却是可以吃的。若是不熟,可能会闹肚子。”

      “好神奇啊。”周砚纾听得连连感叹。

      介绍完这些,两人便开始忙活起来,沈南辙背着的小箩筐里,装上的菌子越来越多。

      沈南辙站起身来,就见半轮红日从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缓缓冒出。

      周遭的云被阳光染出了渐变,由赤红色过渡为璀璨的金色,像是罩了一条花裙子在山头。

      沈南辙驻足原地,不由得被这日出之景吸引了,他一拍身旁的周砚纾,轻声道:“快看那边。”

      周砚纾闻言抬起头来,霎那间,旭日东升,圆润的红日一整个儿都从山尖跳了出来,灿烂的曙光透过云层,明晃晃地照向尚未睡醒的霖昭镇。

      “真美,不枉我费那么大劲来山上捡菌子。”周砚纾活动了一下有些酸胀的手腕,又伸了个懒腰,“我感觉我走得腿都快断了。”

      “辛苦了。”沈南辙道,“回去的路更不好走,我拉着你吧。”

      周砚纾本想说不必,可一看脚下陡峭的山路,又想起来时自己差点滑落下去,不由得露了怯,答应道:“好,那就多谢你了。”

      “嗯。”沈南辙拉紧了他的手,边走边道,“不过我们回去了还不能歇息,得赶紧开始做菜了,下午铺子就可重新开业。”

      “好。”周砚纾迎着朝霞,跟沈南辙后头,缓缓往山下走去。

      来时天昏地暗,现已然东方欲晓,朝霞喷薄而出。

      **

      前脚刚踏进家门,沈南辙便放下箩筐,将捡来的野生菌按类分好,与周砚纾一人负责切菜,一人负责清洗,十分默契地忙活了起来。

      沈南辙切完菌子,用清水洗一下手,便拿出昨天劈好后泡着的竹筒,放入泡发好的米饭及干香菇,加调味料搅拌均匀后倒入没过食材的清水,最后盖上盖,放入蒸笼里蒸即可。

      周砚纾正洗着切好的菌子,只见一盆的清水都被洗成了靛蓝色,忙端着盆子过来问沈南辙:“水都变成这样了,你说的这见手青真的能吃吗?”

      沈南辙作为土生土长的滇中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你放心,交与我来烹饪。”

      蒸上了竹筒饭,沈南辙开始起灶烧火。

      这野生菌生于自然,营养丰富又独具风味,不论是清炒、爆炒还是干捞、浓汤,都色香味俱全,引人垂涎。

      油热了,菌子一下锅,稍微翻炒一会儿,便满屋爆香,醇厚又浓烈的香味顺着风飘出窗外,把过路人的魂儿都给勾了过来。

      一位虎背熊腰的中年男子跟着香味走到铺子窗前,一见里头沈南辙正炒着菜,咧开嘴笑道:“我道是什么香味这么抓人,原是你家小食铺子要重新开业了。不过我瞧着,你们做的不是米线啊?”

      沈南辙一抬头,就认出这男子是隔壁的客栈老板,当即笑道:“张老板,这是我家的新菜品,中午第一桌可免费品尝,届时欢迎张老板来光顾。”

      张冯玉一听连连点头:“新菜品?好,到时候我一定过来尝尝。”

      “张老板慢走。”沈南辙热情招呼道,目送着中年男子远去。

      “你这菜可真香。”周砚纾也乐道,“隔壁开客栈的张老板生意做得很大,不少住客都直接在他店里打尖,他若喜欢我们的菜,订了往他客栈里送,就是一笔大单子。”

      “是啊,也许等咱们菜好了端上桌,客人还会更多。”沈南辙心里头也高兴。

      周砚纾啧啧称奇:“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让这铺子重新开业。”

      “我一早就说过,我心里有数的。”沈南辙炒着菜,不紧不慢道。

      周砚纾轻笑一声,道:“这下,大哥一家可要被惊掉下巴了。”

      ……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

      沈南辙与周砚纾夫夫俩将厨房里做好的菜一道道端上桌。

      素炒见手青、香酥鸡枞、舂奶浆菌、新鲜菌菇汤、杂菌拼盘……

      十余种野生菌通过不同的烹饪方法,再加以精致的摆盘,就成就了一桌香浓味美的菌全席。

      最后,将蒸好的竹筒从蒸笼里取出,开盖,一道垂涎欲滴的傣味竹筒饭便点缀席间。

      世上最丰盛的佳肴,莫过于来自于大自然的原汁原味。

      沈家关门已久的小食铺子,正式重新开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菌全席(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