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早朝,但早退 ...


  •   天近拂晓,崔衍昭进入太极殿,殿下文武端正跪坐,氛围肃然。

      崔衍昭默默落座,心里有一些尴尬。

      被一大群人等着的感觉还是太奇怪了。

      哪怕自己是皇帝也很奇怪。

      穿越到现在已经过去半月,崔衍昭基本都是在太庙独自度过的。

      太庙清净,也方便他缕清面临的情况。

      他穿越到了一个很乱的时期。

      乱到哪怕不懂历史的人也知道这个时期是本国历史上最荒唐最混乱的时期。

      内难外寇不断,生灵百不存一。

      而且就他从宫人私语中听到的信息,先帝登基一年半,从头到尾都在打仗,要么和北方打,要么境内平叛,没有片刻供国内休养生息。

      崔衍昭不用看都能想象到他接手的国家是什么情况。

      他已经感觉到他会是亡国之君了。

      只能尽量不做一个过于抽象的亡国之君。

      崔衍昭打量一番众人,暗暗猜测下一任是谁。

      因为崔衍昭迟迟不说话,大殿的气氛更加凝重。

      位高权重、消息灵通些的早就听说先帝传位之时摒弃左右,单独对崔衍昭交代了很长时间。

      也不知道交代了什么。

      崔衍昭是先帝的侄子,后来被收为养子。

      先帝继位后被封为桂阳王,兼江州刺史,直到先帝病重,才被召入建康接受传位。

      此前并无人注意崔衍昭。

      一切进行得极快,他们尚未来得及接触崔衍昭,正面探问崔衍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而崔衍昭继位后,一连半月罢朝,未见任何朝臣,沉默到令人觉得风雨欲摧。

      历想关乎崔衍昭的评价,也就曾经劝进先帝的某某臣一句“衍昭形貌殊美,而不知书。”

      今□□会一看,前半句是能确定了,没作假,但后半句让他们有点慌。

      不知书不就等于莽吗?

      某某臣因为劝进后屡屡矜功自持,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

      先帝就挺狠的,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不怎么折腾朝堂,登基后亲口下令杀掉的也就那个倒霉的某某臣。

      可崔衍昭就不一定了,如果有样学样,并且还专心折腾朝堂……

      一部分朝臣开始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还有一部分觉得并不至于。

      他们可是高门大姓,家族少说有百年传承,历代高官,声势显赫,而皇帝不过寒门素族出身,就算真想动手,也该忌惮他们身后的士族。

      崔衍昭看到靠前排的一个臣子忽然昂首挺胸,在一众坐姿端正的朝臣中格外突出。

      这就有人要上奏了?

      这要怎么处理,说从长计议,还是直接答应,或者让朝臣自己辩论?

      他也不懂古代的政治啊。

      崔衍昭有一种大学课堂摸鱼打游戏中忽然被抽到答题的慌乱,但努力地没表现出来,而是正襟危坐,先发制人:“卿有话说?”

      尚书令王清:“……”

      随着崔衍昭一句话,全场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哪怕王清经历过一次劝进,已经是个颇有经验的政治小能手,但陡然遭遇点名,还是不可避免地一慌。

      被崔衍昭看着的那一刻,他心里唯一一个想法就是:为什么不点别人?

      “陛下,臣……”王清走至殿中跪下,绞尽脑汁寻找借口。

      “臣近日夙夜难安,以至于御前失仪,陛下恕罪。”

      世家最重风度,尤其是琅琊王氏这种一等一的世家。

      所以王清虽然紧张,但还是表情镇定,语调不紧不慢,下跪之前甚至摇了摇手中羽扇,优雅至极。

      崔衍昭看王清这不紧不慢的镇定样子,悟了。

      王清肯定是故意吸引他的注意,好引出下文。

      还好穿越前古装剧看的多,不然听到只是不小心失仪就会直接让人坐回去了。

      做皇帝果然烧脑。

      “夙夜难安,为何?”崔衍昭感觉自己非常配合。

      他想,下一刻,王清应该就会声泪俱下,告诉他苍生有多么危急,社稷有多么不安。

      已经准备回座位的王清:“……”

      他抬头瞥向那高处的御案,新帝正坐其后,冕琉遮映过分白皙的面颊,光影倏忽,看不分明。

      王清产生一丝捉摸不透之感,但最重要的还是度过当下。

      “臣新近得了一块美玉!”

      崔衍昭:“……”啊?

      王清:“其泽也,透彻莹白,不染纤尘;其形也,温润有方,浑然天成。”

      崔衍昭发现满朝文武也都是莫名其妙的表情,总算放心了。

      看来不正常的不是他。

      崔衍昭打断吟唱:“究竟何事?”

      王清含蓄一笑,再度轻揺羽扇,风雅之至:“没什么,只是想让诸公都知道我最近得到了这么一块好玉。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再无遗憾。”

      崔衍昭:“……下去吧。”

      王清入座。

      崔衍昭心想还是赶紧来人篡位的好,如果天天遇到这种人,他真的会控制不住情绪。

      *
      “安西将军有奏!”

      太极殿外传来人声,紧接着,一个宫人就手捧奏章,径直入殿,将它递给崔衍昭。

      崔衍昭还没翻看,便感到无数目光落于身上。

      就在刚才,还没几个人这么热情地瞩目他。

      这个人虽然不在朝堂,但比在朝中身居高位的王清的分量重多了。

      崔衍昭回想了下,就在他继位第二天,收到过来自安西将军的奏章,他还记得奏章的内容,安西将军意欲攻克割据益州的成益政权,请求朝廷批复。

      崔衍昭当时不清楚国内是什么情况,就没有批复,后面意识到国家经济状况并不理想,更不可能批复。

      别的他做不到,最多就是让所有人多过两天安生日子。

      只是现在看来,这个所谓的安西将军并不在乎朝廷是否已经批复。

      要不然早就回到建康了。

      崔衍昭还没看,就已经猜到了奏章的内容,应该是已经打完了。

      他翻开奏章。

      果然,里面写的已经攻下益州,不日就将成益宗室押赴京城。

      奏章最末,安西将军非常直白地表示希望升职,并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大概是觉得打下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功劳还不够,并没有要求他封王、赐九锡。

      崔衍昭扫了一眼名字……王,适,安,姓氏一个字,名字两个字。

      看来出身是和他一样的寒门,也可能连寒门都不是。

      这个时期,世家大族给子弟起名多是单字。

      出身寒素,能征善战,升职野心大。

      难怪今天在朝堂里看其他人都不像能篡位的样子,原来正主不在。

      崔衍昭把奏章递给旁边的宫人念给群臣听。

      朝堂的气氛一时间充满火药味。

      “陛下不可!安西将军本就是违命出兵,怎可加封?”一人义正言辞。

      “安西将军收复益州,难道不是莫大的功绩吗?为什么不能加封?”另一人同样义正言辞。

      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一位不支持加封安西将军的大臣指着和他斗嘴的对手,向崔衍昭求助,“陛下,你看他!”

      崔衍昭:“……”

      崔衍昭起身,朝堂总算安静。

      崔衍昭:“此事朕需作考量。”

      说完,他信步离开太极殿,持扇宫女匆忙跟上。
      *

      太阳才刚刚出来,气温并不十分热。

      崔衍昭让持扇的宫女回去,看看天色,发现他好像早退了。

      无所谓,他是皇帝。

      对着空气思考了一会,崔衍昭也没有头绪。

      便宜养父临终前的确是找他单独交代了很久的后事。

      但基本上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让他一定要万分用心地奉养太后,把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尊重孝顺。

      涉及到前朝的就只有一句:如有人图谋造反,务必先发制人。

      也没说谁能信谁不能信,顾命大臣也没有安排。

      或许养父是认为朝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所以直接交代他先发制人。

      但是也有点太看得起他了,他甚至没杀过鸡,更别说在朝中杀人。

      如果他拿着剑乱砍,会不会被说“陛下疯了”,然后直接抬走?

      算了,这是不可能的。

      独自站了一会依然毫无思路,崔衍昭觉得还是回太庙比较好,过道上不适合思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早朝,但早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