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做大做强 ...

  •   每年清明过后,齐王都会领着三个儿子,带兵巡防边境。

      为期一个月。

      去年齐王就是在巡防边境时遇到偷袭,是温婉的父亲牧羊路过,正好救了他。

      这次出巡,一如旧例,白日赶路巡视,晚上抵达庄子,歇息喝酒。

      庄稼人拿出地窖里珍藏的好酒,又点燃篝火,挂起一只烤全羊。

      大家围坐篝火,包括齐王。在兵营里吃饭,他不太论尊卑,向来和士兵将领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田野的夜空星星很多,偶有几颗飞逝过的流星。

      酒过三巡,容珩纵然有好酒量,人也有点开始微醺。

      容礼早就醉了,容昱更是趴下了。

      齐王兴致不错,絮絮叨叨的讲着他曾经南征北战的辉煌事迹,围坐的士兵将领时不时发出几声赞叹和恭维。

      伺候他们的庄稼人正在烤肉,烟熏火燎的,一旁帮着倒酒的粗布妇人,走上前,怀里抽出张干净帕子,替他擦拭鬓边的汗水。

      这一幕,让容珩突然想起跑马大赛那日,温婉给他穿铠甲的情形。

      她也是这般温柔。

      容珩觉得自己大抵是醉厉害了,脑子里才会想这些儿女情长有的没的,呼出一口酒气,踉踉跄跄的起身,让葛公公扶着去客房里歇息。

      他昏昏沉沉的脱了衣裳,屋子里墙上只点着一根半明半暗的蜡烛,看不太清。

      摸索到床边,坐下去,掀了被子一卷,被窝竟然是凉的。

      容珩闭着眼缩了缩,想起在静思居里睡觉,温婉总是比他上|床早,床头给他留一盏灯,被窝总是暖呼呼的。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一句俗话。

      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和温婉,还差一个孩子。

      容珩翻了个身,听到有人敲门,是葛公公,端了碗醒酒的豆芽汤进来。

      他头疼得厉害,觉着若是有人喂,坐起来喝一口还行。

      温婉不在,他懒得起来,摆了摆手,让葛公公放下汤出去了。

      *

      汉城掀起了一阵热干面的风潮。

      起初只有静思居早晨在吃,舒青青和容昱回府后,将热干面传递到了舒王妃和张美人那里。

      就如蒲公英的种子似的,美味从舒王妃飞到了齐王嘴里,齐王在陈侧妃这里过夜,次日一早,陈侧妃的厨房里,也飘出了麻酱的香气。

      好东西就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温婉叫来了姜氏面馆的管事婆子,也就是孙阿婆。

      孙阿婆说原本只开了两家面馆,城里一家,城外一家,不知怎的,这几日生意好得不得了,以前每天最多卖两百碗,现在一天能卖上一千碗,实在是供不应求。

      温婉嗅出了商机,叫娇杏请来陈侧妃,想着一起合作做个生意。

      陈侧妃是富商出身,最擅长的就是经营生意铺子,与她请教,那是再好不过了。

      “你且将热干面的原料进货,制作工序,门店管理这几个方面,说与我听听。”陈侧妃一听是做生意,显然有了兴趣,端着杯茶,一边刮茶盖,一边细听孙阿婆的介绍。

      姜氏面馆是姜氏嫁到容朝这边来开的,一共两家,城里一家,城外一家,主要面对的客流都是寻常做工的百姓人家,以及田头忙活的庄稼人。

      一碗热干面两文钱,用的是大汤平碗,量大实惠。

      因为走的是平价多销的路线,所以姜氏面馆的生意一直不错。

      每年的纯毛利有一百两。

      “如今汉城的贵人们也爱吃,”陈侧妃点出了经营的重点,“首先要将品牌做得高端,店名,装潢,服务,一概要提升档次,这样一碗面的价格水涨船高,单碗的盈利也会更高。”

      温婉安静的听,并不插嘴。

      上辈子她的精力全花在了齐王府妯娌间的勾心斗角和讨好容珩喜欢上,根本没有对经商这件事有概念,虽然母亲底下的人也在帮着经营,但她没有关心过,姜氏面馆的生意也就一直不温不火。

      但这辈子温婉有精力,不如多赚点钱,以后和离了,她也好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富婆。

      不再对容珩用心,自然有时间和精力去赚钱。

      晚饭陈侧妃是在温婉这里用的,经过一下午的学习,温婉对经商赚钱这件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陈侧妃喜欢温婉这种好学的孩子,更乐意跟她讲,还好心的拿出了家里的各种渠道和人脉,说是让她放心用。

      温婉感激的朝陈侧妃笑了笑。

      陈侧妃有门路,正好她温家有源源不断的食材原料供应,再加上美食这一块,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在穿衣上可以节省,但吃食总是必需品,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客源。

      温婉琢磨到半晚上,次日便交代下去,姜氏面馆,更名为姜面一品。

      在陈侧妃的提供的铺面,姜面一品正式在汉城最繁华的棋盘街开业,一共二层楼,一层供普通食客堂食,一碗普通的热干面还是两文钱,并未涨价,二楼设置雅座,为贵人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加收雅座和服务费用。

      在配菜上,温婉特意挑选了八种小菜配搭,有一些是菜市寻不到的山间野味,有价值极贵的松露菌,密料腌制的爽口脆萝卜,炸得酥香的花生碎,内陆少见的凉拌海带丝,农家泡的酸豆角,当天现做的油泼辣子……

      短短一个月忙活下来,姜面一品经营的有声有色,老百姓们有口皆碑,贵人们也愿意去吃,更有喜欢攀比的,一定要点上八大菜码的热干面。

      孙阿婆满脸喜色道:“姜面一品都成为汉城一景了!”

      “这次是初步尝试,接下来要发展更多的特色面食,例如可以当面表演的刀削面,拉面,还有可以涮的火锅面,”温婉将想法一一道出,指着桌上摊开的地图,“一城开一家,将名声打响整个容朝。”

      孙阿婆非常惊讶:“我们要在全国开那么多家店吗?那怎么忙的过来?”

      陈侧妃有经验,笑道:“不一定由我们开,既然有了配料和原料,你们可以将面条晒干,分批次保存,把酱料用坛子装好,若是有想和我们合作的,从我们这里购买原料和配方,交一定的费用即可。就像铁索连舟那样,一家接着一家,形成蛛丝网般的姜面一品。”

      温婉点点头。

      孙阿婆听得一愣一愣的,仿佛是开了天眼,这下才明白,为什么陈家能成为汉城首富。

      她不由得暗暗佩服自家小姐的眼光,能结识到陈侧妃,可不就是有贵人指路吗?

      这一个月来,温婉只要有时间,就去陈侧妃那里坐坐,听她说商讲经。

      听完后,温婉心里头,有了更加庞大的商业规划。

      美食千千万,热干面只是其中一种。

      毕竟民以食为天,除了姜面一品,还有其他的美食可以做。

      她要成为容朝美食行业的龙头!

      陈侧妃有钱有闲,听了她的想法,大为震撼,慷慨的要加入,投钱又投人,陈家温家一起做大做强,五五分账。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接下来温婉忙的不可开交。

      一直忙到五月端午节,齐王府的妯娌们照例聚会,一起包粽子。

      除却巡防边境的爷们儿,一家子老老小小都来了,齐聚舒王妃清舒苑的后花园的一处赏心亭。

      五月初,天晴风轻,后花园的花儿们争相开放。

      大郎容珺八岁,二郎容璟六岁,两个大孩子,领着还小的三郎凯哥儿在园子里玩小木马。

      温婉坐在孔夫人身边,对面坐着刚解禁的容宁和舒王妃。

      “小半月不见,七弟媳好像瘦了点,”赵韶云坐在温婉左边,白净的手里握着一片绿粽叶,话里夹着调侃,“是思念七弟,夜不能寐吗?”

      对面容宁听了,笑出了声。

      温婉正在低头系粽子,听了这话,没什么反应,只淡淡的说:“最近有些忙,是瘦了点,不过正好能穿上新做的衣服。”

      毕竟前世经历过,她那会儿闹了个大红脸,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接这种调侃。

      舒王妃看着温婉,小姑娘身段确实玲珑了些,瘦得也只是两颊和腰身,其他该鼓得地方还是很丰满。

      她笑着回道:“你身上的肉可真听话,只瘦该痩地方,这不该瘦的地方,可一点没瘦。”

      温婉浅笑:“母妃这说得我多不好意思。”

      挨着容宁的车津,趁自家母老虎不注意,瞟了眼温婉,心里不由得开始羡慕起七弟来。

      除却农女出身,这温婉要身段有身段,要样貌有样貌,论性子,比他家容宁温柔多了。

      “你又没孩子,”容宁余光注意到车津的眼神,她又没法管住车津的眼睛,气不打一出来,只好把火往温婉身上洒,“能忙活些什么?”

      温婉本不想说出自己在忙姜面一品的事。

      不成想,陈侧妃听不下去,快人快语,帮她出气:“你以为都像你没事做啊,温婉开得姜面一品这么火,你们还不知道吗?过不了两个月,都要开到容都去了!”

      此话怼得容宁和赵韶云面面相觑。

      那家火爆得要提前三天预约的姜面一品,竟然是温婉开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做大做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